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是怎样的?)
今天给大家分享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知识,以及对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是怎样的?进行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如何看待保险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保险行业主要品牌:众安在线(06060.HK)、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601628)、中国财险(2328.HK)、中国太保(601601)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中国保费收入结构、中国保险深度、保险密度
保费收入稳居世界第二
近十五年来,中国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6年和2014年保险业“国十条”和2014年“新国十条”的出台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快速增长。2021年在新冠疫情和车险综改的背景下,原保费收入逐年递增的态势被打破,全年总保费收入为44900亿元,同比下降357亿元。
自2017年我国保费收入超过日本以来,我国已经连续5年占据全球第二保费市场的位置,且正逐渐拉开与日本的距离,尽管与排名第一的美国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保险市场的中坚力量。
注:部分国家及地区尚未发布2021年保费收入数据。
收入结构失衡
从保费收入结构上来看,2021年我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为33229亿元,占比高达74%,财产险保费收入为11671亿元,占比为26%,与世界其他成熟保险市场相比,我国保险保费收入结构失衡较为严重,财产保险发展不够健全。
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仍有上升空间
2010年以来,中国保险密度快速增长,与全球平均保险密度的差距不断缩小。2021年中国保险密度为520美元/人,而全球平均保险密度为661美元/人。
近五年,全球平均保险深度总体呈小幅平稳下降趋势,而中国保险深度也呈波动下滑态势,与全球平均相比差距未见缩小。2021年中国保险深度为4.15%,全球平均保险深度为5.96%,而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则保持在10%以上,中国保险深度仍然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保险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
2022年中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70万亿元
2014-2020年,中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不断增长,2021年稍有下滑,2021年达到4.49万亿元,同比下降0.88%。2022年1-12月,我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70万亿元,同比增长4.68%。
人身险是保险业的保费的主要收入来源
分险种来看,人身险是保险业的保费的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1-12月,人身险收入3.42万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3%。其中,寿险收入2.45万亿元,占保险保费收入的52%;健康险收入8653亿元,占比为18%;人身意外伤害险收入1073亿元,占比为2%。此外,2022年1-12月财产险收入1.27万亿元,占总保险保费收入的27%。
2022年中国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15485亿元
2014-2021年,中国原保险赔付支出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为12894亿元,同比增长12.24%。2022年原保险赔付支出有所下降,原保险赔付支出15485亿元,同比下降0.79%。
财产险和人身险赔付支出各占50%份额
从各险种赔付支出占比来看,财产险和人身险分布较为均匀,各占约一半的份额。其中,在人身险中,寿险和健康险是主要赔付支出的险种,2022年1-12月,两个险种赔付支出分别为3791亿元和3600亿元,占总保险赔付支出比重分别为24%、23%。
代理人渠道是保险类金融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保险类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1)直接销售渠道:包括销售人员、电话销售及互联网销售等;(2)保险代理渠道:包括保险营销员、专业保险代理公司和诸如银行、汽车经销商、旅行社等兼业代理机构;(3)代表投保人利益的保险经纪渠道。从主要上市保险企业保费收入渠道来看,目前代理人渠道是保险企业获取保费的主要渠道,占比均超过65%。
注:该图表为2022年上半年数据。
保险类金融产品创新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保险会更加深入人心,企业与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险意识的同时,对保险的选择意识也不断增强,投保需求呈多样化和专门化趋势。它们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慎重选择。从保险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人身险行业将持续回归传统的保险保障功能,针对各营销渠道的强化监管细则的下发也使得行业竞争更加透明;财产险行业仍以车险为主,但以健康险、意外险、责任险及农业险为主的非车险业务收入贡献度或将持续提升;随着居民健康保障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险业务监管细则的不断细化,健康险产品保费收入规模将持续扩大。
此外,近年来由于政策层面的推动以及人民群众对于“生时得从容、老时有安康、病时有尊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健康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健康险产品已超过5000款,且各家险企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对健康险产品进行升级,扩大保障范围,提供了诸如绿色就医通道等增值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有效的健康保障。但整体来看健康险的健康风险管理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果将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有机结合起来即“保险+健康管理”,将可以覆盖最需要保障的群体,例如术后康复的病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以及亚健康人群等,从而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未来保险行业发展前景
保险行业是朝阳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国家政策支持、趋势逐渐明朗,行业黄金期有二十年,大致可归纳如下:
1、在社会总资本规模上:保险作为一个金融工具,三驾马车(银行、证券、保险)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失衡状态。
在发达国家总金融资产规模中,这三者占比基本上为1:1:1,甚至保险资金规模略高,而我国险资规模基本是另外二者的1/10不到;国外人均保单5-7张,我国人均保单0.3张,低的投保率,意味着更大的市场空间,更多的利润。
2、GDP对比:2017年美国GDP总量19.7万亿美元,保险行业资产总规模却高达17.6万亿,而我国2017年GDP总量12.7万亿美元,但保险行业资产总规模却只有区区的2.3万亿美元,发展空间巨大。
3、增长速度:连续15年,保费收入增速稳定在18%。2017年全年行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36,581亿元,同比增长18.16%;其中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6,040亿元,同比增长20.04%;
在强监管之下,2017年并不是保费发展最好的一年,但还是远超GDP增速6.9%,以此增长速度计算,达到发达国家寿险深度水平需要2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行业迎来黄金的二十年的发展机遇。
4、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和国际水平相比,全球保险密度为689美元,保险深度为6.2%,而中国保险深度4.42%,保险密度2632元,虽然连年增长,但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6-11倍的差距;
5、国家政策: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政府社保压力进一步加大,商业养老与医疗保险作为缓解政府压力重要而有力的手段,已越来越多的获得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支持,如已在上海开始试点的税延性养老保险;
6、民众意识不断提升: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以及同发达国家先进做法的接轨,如今年轻一代的保险意识逐渐崛起,在家庭理财中都会主动进行保险配置,并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
数据显示,2005-2015年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老年抚养比逐年上升,10年间上升近5%;而少儿抚养比逐年下降,10年间下降6%。此背景下,养老保险产品和少儿教育储蓄类产品需求旺盛。
伴随老龄化加快,医疗健康费用的支出随之增加。从国民健康费用支出来看,10年间人均医疗费用年均增速超过10%。如果按照三口之家计算,卫生费用开支则占家庭支出超过20%。
7、职业收入上:总体而言由于历史原因,从业者众多且素质参差不齐,平均收入不算高,但其中资质较好且坚持较久的一部分人,收入是值得期待的。
8、保费大省势头强劲:按照各地区保费收入看,保费大省的增长势头依旧不减。对照各地区的保费规模,作为保费大省的江苏、广东等地区,未来保险市场的发展空间依旧很大。
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是怎样的?
:现如今,越来越多人都希望自己在生活中能有所保障,而这也进一步促进人们对保险追求,用买保险来让自己生活有所保障。正是因为大多数人有这种想法,所以才更好促进了保险行业不断得到发展。同时,保险行业也受到很多人也吸引很多人进行加入。那么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是怎样,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保险发展历史简介保险
保险顾名思义就是对人们在日常生活起到保障作用,而保险在世界上发展历史已有很长时间,通过保险不断经过发展,也让保险行业发展繁荣,而保险主要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两者之间关系,投保人一旦发生什么问题,保险人就会对其进行赔偿,从而减轻投保人生活压力,让越来越多人能够得到保障。
二、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保险行业不断得到发展,现在保险行业已经发展比较完善。而每年保险公司都会推出新型保险产品,而这些保险产品所保险范围也在不断增大,让越来越多人买保险可以受到很多保障。而现如今保险行业发展更加繁荣,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在选择就业时而选择保险行业,从而能更进一步提高自己收入水平,进而提高自己生活质量,保险这个行业也成为了现今社会比较流行行业之一。
三、保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保险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有利行业,所以在未来可能不仅只有现如今几家大的保险公司,而会出现很多其他新兴公司来加入保险这个行业。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发展,想必在未来,保险行业也会与互联网技术紧密连接在一起,以此来帮助更多人进行保险购买,提高保险行业办事效率。
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是什么?
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1、越来越多的中型企业将进入市场并继续竞争,保险公司将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自我升级,保险公司越来越多。在发展的后期,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的性价比和专业性也越来越高。
2、产销分离。当前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度和职业素养,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客户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10年,保险行业将出现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国家也会有配套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3、保险公司会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追求差异化发展,构建自己的生态。泰康保险太平保险已经开始做养老社区,把付得起同一水平保费的人未来的养老问题解决了。同一收入水平的人,今后大家住一起。相信会有更多保险公司跟进。
4、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技术,为保险标的的风险评估提供更为精准的模型和数据基础。现在已有某公司,每天走路步数达标,第二年保费打折。客户越健康,越是晚理赔,保险公司就有更长时间投资保费,客户最后理赔或者退保得到的分红就更多。
5、大数据也为定制化、个性化、碎片化的产品提供风险定价基础,产品更丰富,定位更精准。
6、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人们担心的风险可能是意想不到的。比如近些年流行的共享单车,有相应的专用单车共享保险,还有虚拟财产保险。
客户的选择会越来越大,毕竟在网络时代,什么都可以是百度。保险代理人的职业化是必由之路,即树立个人品牌。那些不靠谱,只关心业绩,不关心客户利益的人会逐渐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