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被接管了,我买的“华夏福”怎么办?
1
一件大事
来自新财富杂志
2
我的“华夏福”怎么办?
此事一出,便有不少人问我,
“越越,华夏保险被接管了,我踩雷了,买了他家的华夏福怎么办?”
如果这算踩雷,我也踩了,我买了他家的常青树,已经四五年了,退是不可能退了。
被接管了怎么办?买了的保险能不能正常兑付?大家担心的无非就是这些问题。
在解答这几个问题之前,先看市场上对这件事的看法,差点把我笑岔气了。
屁股决定脑袋,站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以上两种说法真的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华夏的业务员说,被接管说明,我们正从私企向国企的方向迈进。
别的公司业务员说,被接管说明你们瞎胡整,投机取巧,这本没什么问题,但还要借此把自己所在的公司吹嘘一番,而且吹得辣么离谱。
怎么说呢,保险行业的人才太多了。想起“窃格瓦拉”说的那句话,“里面个个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里面的”。
算了不说他了,回答大家的问题:
保险公司被接管了怎么办?先看银保监的说明:
这个公告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被接管后,保证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利益不受损失,被接管机构继续照常经营;
二是公司的债券债务关系不因接管而变化。
用人话说就是,买了保险的不受影响,想买还能买;公司欠的钱,该还还得还。
这就是为什么越越一直偏爱年金险,固定收益,不像分红险、万能险甚至投连险,收益随公司经营情况而变化,这四个货,现在就遇到这种极端风险了。
买了他们家的重疾险,年金险,没关系;但万能险的收益,恐怕…
保险公司被接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2006年至今,除了这四家,还有三家被接管过。
2006年,袁新华人寿董事长关国亮挪用公款130亿,2007年5月,新华人寿被接管,保险保障基金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009年11月,新华保险风险解除,保险保障基金将所持新华人寿股权转让给中央汇金,现在新华人寿是A+H股上市险企。
2007年,中华联合亏损64亿,一度面临倒闭,2011年12月,保险保障基金正式介入中华联合,持股57.43%。
2017年,保险保障基金功成身退。
此外,还有前两年的安邦,现在已经改名为大家保险,并给大家贡献了一个段子。
“以前,我老婆是安邦的,现在是大家的”
以上几个案例中,都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保险保障基金。
根据《保险法》第100条至规定:
保险公司应当缴纳保险保障基金。保险保障基金应当集中管理,并在下列情形下统筹使用:
(一)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救济;
(二)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依法接受其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提供救济;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保险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除了保险保障基金意外,保险公司每年还要交保证金,保险产品要计提责任准备金,已发提取公积金。
所以,保险公司的安全性不用担心,反倒是应该多关注自己的保障:
保障全乎?保额足乎?保费能接受乎?